班主任特刊 |老班的“心”故事——周健
“右耳”男孩的春天
周健,一级教师,三星教师、校优秀班主任、“七认真”优秀教师。多次在苏州市学科素养竞赛中获得a等。参与多项市级课题,多篇论文发表于省级刊物。
千呼万唤始出来
在初一正式入学前的全员家访中,我第一次见到这个有些特别的男孩。
记得那是周六下午,骄阳似火、热浪滚滚。我和副班按照约定时间去孩子家家访。孩子妈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但奇怪的是没见到孩子的身影。闲聊时,妈妈说他在卫生间,已经催了几遍,可过了许久,他仍没露面。直到我和副班隔着门做他的思想工作,他才不情愿地推开了那扇紧锁的门,佝偻着胸、含着头,不发一言。
“他小时候在上海做了几次右耳修复手术。”孩子妈妈说。我定睛一看,在他长长鬓角下,右耳廓有点不一样。当时我便猜想这孩子可能因此变得敏感内向。
嘈嘈切切错杂弹
全员家访后是紧锣密鼓的开学工作。第一周为军训周,军训过程中他常被教官单独拎出来站军姿。终于正式开学了,虽然在军训的一周里,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的校规、一日常规……但接下来他的表现却让我大跌眼镜。
他在座位上会不停地转动身体、抖动双腿,升旗仪式时经常呼朋引伴,队列行进与自习课时的讲话更是家常便饭。一次,课间巡班时,我听见他和小a在交谈时顺口就说了一句不文明的话。我立刻火冒三丈,而他竟当面反驳:“我没有。”一瞬间怒火直达颅顶,我大喝一声:“当我没听到吗?”。也许是分贝过大,他愣住了,悻悻地回座位,猛地坐下,似乎在发泄心中的不满。
接下来,我只要见到他有不良行为就会纠正他,时间长了,他也对我产生了敌对情绪,甚至开始出现不服从管教的迹象。我开始反思,我到底该如何让他做个讲文明守规则的中学生呢?
此时无声胜有声
语言的力量是强大的,学校心理老师教给我一种新的沟通方式,“非暴力沟通”四部曲: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当再次和他沟通的时候,我先温和说自己观察到的,再说由此产生内心的感受,也和他说自己原本的期待和目的,最后和他说希望他做到的。我发现,我和他的关系缓和了不少。我也发现,他的一些不良习惯有所收敛,只是效果还没如我所愿。
我又一次陷入了沉思,有天我看到一句话:“班级管理中,很多时候建立关系比严格管理更为重要。”于是,我开始寻找合适的契机挖掘他的闪光点,放大他的优点。当我在班级对他进行表扬的时候,我捕捉到了他眼睛里的光。我和其他老师也做了约定,只要他在某一方面有些许进步,就不吝赞美。我们形成了一个默契的“夸夸团”,从不同角度肯定他的行为、动机、付出的努力,我看到,他脸上的笑容多了。趁热打铁,我还和他的爸妈再次进行了沟通:虽然工作忙,也要在能力范围之内做好陪伴,不打骂孩子,哪怕只是坚持每天给孩子做一顿有营养的早餐,说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以。“家校盟军”的建立,加速了他的变化,行为举止得体了,和同学相处融洽了,学习成绩有了小步提升……
又有一天,我读到“皮格马利翁效应”:如果对他人有所期待,可以通过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对方,给予其由衷的赞赏,从而调动其积极性,促使其朝着自己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这份期待或许就会成真。我不禁莞尔,哈,这不就是我们正在做的吗?
后记
一个右耳被天使吻过的男孩儿,通过我们用心相处,真心期待,家校合作,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一审一校:苏志芳
二审二校:周 敏
三审三校:丁永清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