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友好型’学校生态建设实践研究”中期报告(定稿)
“‘大脑友好型’学校生态建设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星澜学校“‘大脑友好型’学校生态建设实践研究”课题组
一、课题简介:
2020年11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明确提出,瞄准人工智能、脑科学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未来的15年里人工智能和脑科学两个领域必将迎来飞速的发展,这两个领域也势必会对未来教育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和挑战。教育也需要利用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从经验判断走向实证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最近教育的课程改革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并从文化基础、学会学习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为素质教育提出细化目标。从心理学的角度,文化基础和学习、学习与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有很强的对应关系。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分别强调了知识积累和信息加工能力对问题解决的贡献。脑科学的研究则关注大脑的知识获取与表征、信息加工能力、目标指向的执行控制能力、情绪动机能力,与具体学科相关的基础能力等。它们对应着不同的脑神经网络基础,也存在不同的发展轨迹。
互联网学习与现场学习的融合下的“互联网 学习”突破了传统学校围墙,拓展了学习时空,形成了时时、处处的学习状态。未来学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挖掘外部社会一切有利的教育资源,与社区、家庭、生产、生活形成良性互动,构建开放多元的办学格局,学习内容与生产生活实践逐渐趋向一致,学习也成为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互联网 学习”开放生态图景日益展现,学校形态也将呈现出去中心化、跨边界化、社区化、虚拟化、共享化、开放化等特点。在互联网学习与现场学习融合的语境下,亟待重新设计学校生态。
“‘大脑友好型’学校”:
大脑友好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借助脑科学、教育神经科学最新研究成果,遵循认知心理学规律,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实践。教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开发学习者大脑潜能的过程。脑科学研究的许多成果,对开发学生大脑潜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通过借助于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教育者认识学生发展的特点,了解学生发展的需要,从而更好地开发他们的大脑潜能。
大脑友好型学校是指遵循教育规律(全面发展、知行合一、身心和谐发展等),侧重从教育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视角,对学校文化氛围、课堂教学、学校活动、师资培训、家校沟通进行系统设计;通过实施舒缓精神压力、培养积极情绪、发掘意义关联、重视睡眠与运动等与大脑深度契合、优化学习成效的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品质,使每个学生个性充分发展,使其潜能最大化,与外界的契合最优化,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学校。
“学校生态”:
学校生态即“教育生态”,是指一所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状态。教育生态观是“生态平衡”与“生态和谐”概念在教育上的移植、借用,其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强调教育的持久性、连续性、可再生性发展。教育生态观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施策略。本课题中的“学校生态”是在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观照下,始终遵循教育规律,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将生态学理念和教育神经科学联系起来,构建和谐、宽松、愉悦的教育环境,通过课堂教学、学校活动、家校合力等途径,促进孩子全面地生态化发展,使之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素养等等。
“大脑友好型”学校生态建设,立足于在学校层面,从“重新定义幸福”、“重新定义学习”、“重新定义学校”的视角出发,抓住学生发展过程应予关注的“环境、情绪、运动”等几个关键点,结合脑科学及神经教育学研究的前沿成果,营造一种基于脑、适于脑、理解脑、关注脑、滋养脑、发展脑、支持脑、促进脑的全新教育环境生态,实现教育教学的生态化与可持续性发展。
课题界定:
教育既是立足当下,也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校教育应当从两个方面主动适应变化,积极促进变化。一方面要主动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学校自身的教育生态”。教育实质上就是在建构人的大脑(韦钰,2016)。未来的15年里脑科学领域必将迎来飞速的发展,势必会对未来教育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和挑战。教育需要利用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从经验判断走向实证研究。脑科学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对脑科学的期待两者是融为一体的。教育要遵循脑科学的规律,也要遵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大脑友好型”学校生态建设行动研究,旨在融合“教育神经科学”和“学校生态”研究成果,内涵是遵循规律,回归本真,在探索“脑·育”融合的道路上以工具、数据为媒介,以改进课例研究为载体,以学科主题研修为“引擎”,在课程建设和课题深度研究中推动脑科学与教育的有效融合,营造一个学校内部的“以脑为导向”的生态教育环境,从而培养出更多个性、尊重、平等、合作、主动、创新,尤其是身心和谐发展的学生来。
研究目标:本课题研究旨在从“脑科学”与“教育生态”两个领域入手,通过文献检索,提炼“大脑友好型学校”的特质,将“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与“教育生态”优化融合起来,建构“大脑友好型学校”的教育生态系统,探索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学新路径,追求最适宜学生发展的学校教育生态,建构“大脑友好型学校”。
研究内容:
子课题一:“大脑友好型”学校生态建设文献研究
1.检索“脑科学”与“教育生态”文献,梳理相关元素,完成文献综述;
2.确定“大脑友好型”学校理论构成要素,提炼“大脑友好型”学校特质;
3.搭建“大脑友好型”学校生态建设框架(理论模型)。
子课题二:“大脑友好型”学校的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研究
1.指向“大脑友好型”的学校环境建设。
2.基于“理解脑”的校本研修模式。
3.基于“关注脑”的和谐家校关系建构。
4.基于脑科学支持的课程体系研究:
(1)基于“发展脑”的btt课堂教学(学习模式重构和学习内容再造);
(2)“滋养脑”的运动课程(运动课程);
(3)“舒解脑”的情绪课程(情绪管理)。
5.基于“大脑友好型”学校的教育管理生态系统研究:
(1)“支持脑”的科学质保体系;
(2)“促进脑”的生态教育管理体系。
子课题三:“大脑友好型”学校生态的实践方式研究
立足于在学校层面,协调学校各部门,从“重新定义幸福”、“重新定义学习”、“重新定义学校”的视角出发,围绕“大脑友好型”学校内涵,抓住学生发展过程应予关注的“环境、情绪、运动”等几个关键点,结合脑科学及神经教育学研究的前沿成果,践行“大脑友好型”学校的教育生态理念,营造一种基于脑、适于脑、理解脑、关注脑、滋养脑、发展脑、支持脑、促进脑的全新教育环境生态,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和声誉,辐射区域。
二、课题研究情况和成果
子课题一:通过脑科学、教育神经科学、教育生态等理论学习和文献检索,探索“大脑友好型学校”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样态(特质):
1.“基于脑”的卓越学校文化;
2.“适于脑”的适用教育设施;
3.“理解脑”的校本进阶研训;
4.“关注脑”的和谐家校关系(情绪管理);
5.“滋养脑”的运动课程体系(运动课程);
6.“发展脑”的灵动教学体验(学习模式重构和学习内容再造);
7.“支持脑”的科学质保体系;
8.“促进脑”的生态教育管理体系。
子课题二:“大脑友好型”学校的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研究
1.指向“大脑友好型”的学校环境建设。
(1)在整体布局上,按照学校现有的环境、布局和空间,优化布局结构,利用和丰富现在基础上的空间缝隙,不断创造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观感的设计。
(2)在整体和局部的立面上,尤其是教室和室场中,以脑科学的理念,对教室和室场的颜色进行优化,创造利于脑部放松的环境和颜色,对教室内部的布置进行整理和优化,如调整教师内部桌椅板凳排列,不局限于现有的长方形,也可以摆放成开放性、合作型布局。对于其他物品,如盆栽,书籍,防止在学生目所能及之处,多元化教室内的环境布置,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升教学的效率。
(3)在学校的各个过道、走廊、平台等开放和公共区域,打到学校“大脑友好型”文化标识,以丰富的知识内涵、色彩图案搭配,滋养大脑,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等。
2.基于“理解脑”的校本研修模式。
研究情况:学校积极探索并构建以“脑”为导向的校本研修计划,激发教师的内驱内及自我成长的热情,全面开展校本研修,以教师培训和“逐澜书院”读书会为平台,落实省市区级培训,开发校内培训教材——《新教师的进阶之路》。形成了链状培训形式,实现了教师内驱成长,学校助力成长,高阶引领成长的共创共优模式。
每学期邀请专家、学者进校在师德师风教育理想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开展“逐澜书院”读书会,三年内新教师交流自身成长经历,共勉成长;共读一本书,交流读书体会;共赏一部电影,交流观影感受等等。
相关论文发表:2017年6月焦晓骏发表论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校本课程再构》;2020年5月华俊萍在发表论文《新教师培训的低走高开》
3.基于“关注脑”的和谐家校关系建构。
研究情况:学校积极探索并构建德育“心”模式,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开展校本实践,实现以“心”促“德”,以“德”育“心”的多重效益。落实省编心理课程,开发社会情绪课程,建设德育融合课程,“三大课程”构成校本课程与教学体系。组建了家庭、学校、社区三方联动育心育人的共同体,实现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协同育人,形成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合力。学校积极开展家校活动,每学期每年级开展一次家长会,积极推广星父母课堂,打造星父母空中沙龙(目前已开展10多次活动),开设星父母读书会活动,连续活动6次。
成果:2022年9月苏志芳在《江苏教育》上发表论文《父母成长团体辅导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基于体验式学习的家长学校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在省教育学会立项。
4.基于脑科学支持的课程体系研究:
研究要点一:基于“发展脑”的btt课堂教学(学习模式重构和学习内容再造)
在《脑科学与课堂》一书中,神经教育创始人玛丽亚·哈迪曼提出了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btt),为教师提供了完整的教学指导框架。星澜学校结合社会与学校实际,尝试将前沿科学成果转化应用到有效的实际教学实践,在区域推进5g 智慧教育的背景下,践行适合的智慧教育之路。
(1)教学设计凸显脑目标
以脑为导向的深度学习具有几个共同特征:一是营造引发积极情绪的环境氛围,二是优化经验与知识共生的课堂结构,三是建构活动与思维参与的学习机制,三是催生知识迁移与应用的深度加工,四是促进知识内化与创造性思维的多元评价。根据btt的六个“脑—目标”,各学科结合学科特点细化了教学设计,“脑目标”在备课中用不同颜色标出,并明确生成的路径。实施以脑为导向的深度学习,要建立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内容之间的关联,制定目标、选择内容、设计活动,使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化、可培养、可干预、可评价;要通过情境素材将学习内容形成驱动性任务,引导学习和真实的生活关联;要关注学的过程,让内隐的思维外显,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活动与体验”激发学习的动机和热情,重视整体化的“大概念”让学生看到活动现主题间的关联。
(2)课题研究聚焦脑目标
在2021年,学校以“教智融合背景下以脑为导向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作为学科主课题开展了课题招标分解工作,各教研组、备课组都围绕主课题确定学科课题。如美术组的“脑科学引领下地域文化与小学美术课程整合探究”、数学组的“教智融合背景下数学阅读提升表达力的教学策略研究”、综研组的 “以脑为导向的校园资源项目化学习的开发与实践”等。英语教研组潜心研究基于bttl环境的小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流程,从知识与能力、思维品质、价值观、学科思维与方法四个维度来设计教学流程,按照自主学习、互动探究、主题拓展来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明确“前学”任务,固化“共学”环节,探索“延学”创新。
(3)课堂范式实践脑目标
“以脑为导向的深度学习”摒弃满堂灌,依托易加学院,在实践中提炼凝聚出“脑引领”下的共识性策略、可操作板块、易实施的评价和可检测的成长,初步形成了课堂教学新范式。如劳动学科的“创境、入境、体验、操练、展评、拓展”六环节范式;科学学科的“引、聚、猜、探、研、拓”课堂范式;语文学科借助易加平台,建立教智融合背景下泛在学习空间;英语学科在教智融合背景下开展不同学段的绘本大“悦”读行动,打造学生个性化学习;数学学科结合脑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和区数学教研的要求以“导、联、探、展、建、提”为抓手打造小学数学课堂范式等。此外,各学科积极探索项目化学习,促进学习者大脑发展,知识、能力与态度的整合,一方面通过原创补充开展学科项目化学习,另一方面开展跨学科项目内容,整合学科知识,设计跨学科的项目内容。如英语、美术学科依托易加平台进行跨学科融合项目化教学,邓雨彤和蒋依文曾联手为大家呈现了一堂精彩的跨学科学习的融合课堂:“西”说皮影。周敏主任的“周氏茶叶蛋”集劳动、数学、语文、科学等学科于一体,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评估对标脑目标
学校研究团队梳理出“基于脑”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重情感、重体验、重思辨、重效率,还研制了“基于脑”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将课堂的“情绪氛围”“问题情境”以及学生的“专注度”“参与度”“展示与反馈”“反思与质疑”等列入评估教学环境的18个子项,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评估。在学生的学业评估方面,学校倡导有温度,实施“因材施评”,采用师生面对面评价,构建师生民主、平等,有利于激发儿童高质量思考与展示的评价环境,既关注终结性评价,也关注形成性评价。将“学会了什么” “具备什么”作为学业测评的基点,将“引领学生成为什么”作为学业测评的目标,凸显评价的激励、诊断、反馈等功能。
研究要点二:“滋养脑”的运动课程(运动课程);
积极建构以“运动”为主体的序列化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以“环青剑湖微马”、喜马拉雅经典诵读、韵律啦啦操、快乐大课间等课程为抓手,不断丰富“大脑友好型学校”运动校本课程建构方式,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逐步形成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决策、规划、开发、实施和管理学校课程的建构方式。
研究要点三:“舒解脑”的情绪课程(情绪管理)。
(1)在校长室的策划下,学校专职心理老师带领团队推进了“社会情绪能力课程”,设计课程,并进行系列化教学。
(2)不忘科学引导家庭教育,开发如“让孩子吃出好情绪”“帮孩子睡出好情绪”“与孩子聊出好情绪”“陪孩子玩出好情绪”等系列课程,强化家长对情绪与认知关系的理解,引导家长根据科学规律改进教育行为。
(3)分低、中、高三段,从自我感知、自我管理、社会感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负责任地决策等五个方面设计了社会情绪能力课程大纲,每个方面有二级项目,以实现“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 智慧生长 个性优长”的育人目标。并撰写了相关教案,制作了配套ppt。
(4)课程初步建设完成后,培养学生社会情绪能力工作,纳入了学校整体工作计划、统筹安排。由校长、德育副校长、专职心理老师、班主任教师、社区代表和家长委员会成员等组成发展规划执行委员会。
5.基于“大脑友好型”学校的教育管理生态系统研究:
研究要点一:“支持脑”的科学质保体系;
研究要点二:“促进脑”的生态教育管理体系。
(1)学校特别重视强身健脑与深度阅读。正在积极探索“以脑为导向”的课堂教学路径,关注“脑目标”的有效达成,强调体能提升带动学力提升,每天跳操与跑步已是师生生活常态。作为省级“朗读者”课程基地,本着“让读写像呼吸一样自然发生”的理念,学校与喜马拉雅公司共建“听澜居”有声图书馆,成立融合课程资源、文化生活、声音档案馆、社区赛事的新媒体中心,创建了线上线下新型阅读场景与方式,真正做到了“让阅读无处不在”,较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在学校的每日常规中,学生每天上午下午各有半小时的阳光运动时间,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有啦啦操、健身跑步、趣味运动、体育心理节活动、初三学生中考体育专项训练等,如遇天气不好,还有室内的啦啦操等运动方式,每学期还有环青剑湖微马跑步等,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3)学校创设了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及朗读亭、边走边听、有声画屏等硬件环境,在“以脑为导向”的课题引领下,形成了听-说-读到作品展示的一体化的课程基地建设思路。
一楼大厅听读共享空间设有心晴剧场、青草语廊、一米书苑、马上读吧4个现代化的特色场馆,一楼梦想剧场、阶梯教室、三楼报告厅为综合性学生展示活动场馆,四楼图书馆、国学堂、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为学生自主阅读活动场馆,五楼融媒体中心可以实现线上线下实时传播与互动功能,学校每个班级配置的有声画屏实时更新学生的朗读与点读浏览情况,此外校园内还设置36个“边走边听”空间音箱,创设了一个自由自在的校园朗读与听读时空。
(4)小学部和初中部教育处对学生每日回家作业进行了科学详细的规划。每日回家作业三小时左右,建议各学科作业时间控制在相应的时间内(语文数学英语各科40分钟,物理化学分别30分钟,道法历史分别20分钟)。对于每日的作业时间,都有随机的抽查学生调研具体完成的时间,在各学科备课组内及时作出调整。各项举措,既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也保障了学生的睡眠时间,为“大脑友好型”学校的教育管理生态体系的进一步形成提供了科学充实的保障。
子课题三:“大脑友好型”学校生态的实践方式研究
立足于在学校层面,协调学校各部门,从“重新定义幸福”、“重新定义学习”、“重新定义学校”的视角出发,围绕“大脑友好型”学校内涵,抓住学生发展过程应予关注的“环境、情绪、运动”等几个关键点,结合脑科学及神经教育学研究的前沿成果,践行“大脑友好型”学校的教育生态理念,营造一种基于脑、适于脑、理解脑、关注脑、滋养脑、发展脑、支持脑、促进脑的全新教育环境生态,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和声誉,辐射区域。
在星澜学校,“环境决定品质、情绪提升学力、运动改造大脑”已成为师生与家长的共识。更多阅读、更多运动、更多睡眠成为每天扎实的行动,星澜人正以跑步的姿态向着教育的诗与远方前行。
焦晓骏校长的《大脑友好型学校:关键特征与可能路径——以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澜学校为例》发表于《江苏教育》2023年《江苏教育》第10期
三、课题研究的后段设想
1.继续加强“脑科学”与“教育生态”相关文献的检索和学习,掌握教育和脑神经科学的前沿理论,以更好地指导课题研究实践活动。
2.对于大脑友好型学校的文化标识进行设计,明确:什么样的文化标识是具有脑科学理念的标识?什么样的布置能够渗透大脑友好型学校里面的文化?哪些区域、场所可以用作进行文化标识的布置。组织课题组成员以及学校师生对学校前期的布置进行投票反馈,修正环境布置的效果,进一步调整下一阶段的环境布置。
根据反馈后的文化标识规划,利用暑假对学校的环境布置进行整改、完善。
3.以脑科学研究成果为导向,借鉴国外相关实践经验,结合区域“适合教育”“教智融合”背景与青少年的生理特征,充分考虑其应用途径,探索“适于脑”的课堂教学策略;搭建“学生运动阶梯”,进一步发掘学生潜能,培养阳光心态,促进健康成长;开发丰富的基于学生兴趣爱好、源于社会生活实际、指向快乐健康情绪的“脑·育”序列化校本课程,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注重学生的情绪管理,逐步形成教师、家庭、学生共同参与、决策、规划、开发、实施和管理学校课程的建构方式。
4.把质量交给制度,质量保障体系最重要的环节在课堂,形成和“大脑友好型”学校匹配的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好学校依靠的是卓越的学校文化,通过一定时间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优良的工作作风、教风、学风,最后以文化的形式影响学校的每一名师生,从而实现文化管理。
5.注重课题研究中的过程性资料的积累整理,积极撰写和课题研究密切关联的高质量论文,争取更多权威优秀期刊发表。